2011/03/18

[音樂分析] 從具象音樂到具象電腦音樂(下)

獨特的星那吉斯

    隨著亨利的離開,1958年薛菲、星那吉斯與發拉里(Ferrari)共同將之前的GRMC重組創立了具象音樂團隊(Group for Music Research,GRM),希臘作曲家星那吉斯(圖二)是GRM一位重要的作曲家,雖然稍後60年代他逐漸轉向以電腦輔助創作隨機音樂(Stochaslic Music),但他最集中之創作活動期1957年至1962年,卻也創作了不少風格獨特的具象音樂作品如Diamorphosis(1957)、Concrete P-H II(1958)、及Bohor I(1962),星那吉斯甚至使用Cello弓拉不同之器物作為素材創作了Orient-Occident III(1960)。

 圖二 作曲家星那吉斯

星那吉斯具象音樂作品的特色:

1. 大部分具象音樂使用非音樂的(extramosical)素材,此類的聲材提供了作曲家很寬廣的聲音轉化的空間

2. 使用非常多元的聲材創,如Diamorphosis(1957)中他使用噴射機聲、鐵軌車相撞聲及地震聲為聲材。在Concrete P-H II(1958),他使用木炭燒燃之聲音素材。 在Bohor I(1962)他使用珠寶落下破碎的聲音為素材

3. 透過聲音素材之並置重疊手法產生巨大高密度之聲響(Sound Mass)織度(texture)(此特色也存在於他的其他作品,特別是管弦樂作品比如Metastasis 1954)


薛菲的伙伴

    亨利是梅湘的學生 他與薛菲共事了一陣子,最重要的事件是他們兩人共同完成了具象音樂重要作品A Symphony of One Man Alone(1950),後來他離開薛菲另立門戶的,持續大量創作具象音樂在1958年到1970年之間大約完成了50首具象音樂於自創的Apsome工作室中,「一扇門與嘆息之變奏」(Variations on a Door and a Sigh,1963)使用不尋常之聲材如關門聲與各種嘆息聲來創作是亨利的代表作之一。


具象音樂支流(一)聲文作品(Text-Sound Composition)

    貝里歐之Thema及潘德列斯基的Psalmus為使用人聲的具象音樂代表作品,它似乎也顯示人們對以人聲為創作素材的特別興趣,但Thema 與Psalmus作品中的人聲大部分是不具有文字意義(wordless)的人聲或聲樂唱詞片段,在1960年之後,具象音樂音樂風格之發展逐漸起了一些變化,有些具象音樂探索尋求聲音之非音樂意涵之表達,嘗試保留人聲素材的文字意義,於是一種被稱為聲文作品(Text-Sound Composition) 的新樂種產生了,此樂種源於1967年的荷蘭,但基本上它被歸為瑞典之音樂運動,因為大部分的此類作品由瑞典作曲家如寶丁(Bordin),約翰森(Johnson)與韓森(Hanson)所創作,瑞典電子音樂室(Electronic Music Studio,EMS)每年均會舉辦此項目之比賽,1970年至1980年之間它也逐漸普遍到歐洲其他國家及美國:
  • 法國作曲家蕭邦(H. Chopin) 創作了許多此種音樂。
  • 美國作曲家道奇(Dodge) 延伸了聲文作品,以電腦來輔助創作,Speech Song (1970)是一著名作品。
  • 美國作曲家路其亞(Lucier)用自己說話聲為素材及利用一種聲響的回溯作用,使用錄音帶重複錄音而創作I Am Sitting in a Room(1970),是具象音樂文獻中獨特的一首,此曲少用具象音樂常用的各種錄音帶技術,保留了素材大部分的文字意涵。
    聲文作品,基本上源自具象音樂之創作傳統,但有兩點卻不同於具象音樂:

1)沒有大量使用上述的錄音帶技巧來改變聲音素材,以保留素材大部分的文字意涵,使聽者清楚地理解


2)薛菲強調把聲音從它的前後關係中抽離出並抽象化,但此新樂種著重特定文字或思想的表達

    由於此新樂種強調使用說、唸文字或詩集之聲音為素材而不是一些無文字意義(wordless)之人聲,因此此新樂種有時也被稱為聲音詩集(Sound Poetry)。 瑞典作曲家寶丁及約翰森合力以越戰題材之文字作為素材創作的作品Vietnam (1970)是一個聲音詩集的例子。


具象音樂支流(二)音景作品(Soundscape Composition)

    作曲家發拉里加入薛菲G.R.M團隊之後,創作了獨特的具象音樂Presque Rie. NO.1(1970),此曲記錄了海邊一天當中的各種聲音如人聲、動物聲、昆蟲聲、汽車聲,創作者為了作品之緊湊性而只做一小部份的剪接。
    G.R.M另一成員馬爾斯(Malce)的作曲哲學接近發拉里,重視音色的變化與密度在結構上之建築。 他的作品趨向於短小,作品Reflets(1961)長2’40”,Dahobi約長6分鐘,兩曲強調個別音色之演進轉化與連結。 此近似於一種聲音日誌的創作方式,預告了具象音樂目錄下另一重要支流之發展--音景(SoundScape)作品的誕生。


從Schaeffer到 Schafer

    名字的相近純屬巧合,而創作理念也接近那就更不容易了,加拿大作曲家薛蜚(Murray. Schafer)從70年代開始追隨薛菲(P. Schaeffer)之理念與任務使命,對環境周遭的聲音事物加以研究並透過科技把它們重新安排順序創造不同的音景作品。 薛蜚在1976年出版之著作 ”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一書中提到「世界就如一個在我們面前不斷持續展開之巨大音樂作品」充分顯示薛蜚與薛菲相近的想法「大自然所有聲音皆可作為素材」。 他成立了世界音景計畫(World Soundscape Project)團隊,集結多位作曲家共同推動音景作品的創作:
  • 薛蜚的作品(Schafer) Music for Wildness Lake(1981)使用特定景點之自然聲響,使用少量之電子處理
  • 衛斯特康(Westerkamp)創作許多音景作品,她強調以麥克風將自然界微小安靜又複雜的聲音擴大並應用於作品當中,使她們能被聽到與受到尊重,她的作品有Walk through the City(1981) , Street Music(1980), Harbour Symphony(1986)等
  • 圖奧斯(B. Truax)的作品Pacific(1990) 使用電腦技術處理與加強自然聲響
    透過對環境周遭的聲音事物的記錄與創作應用,除了能對不斷持續展開變化之音景保留下珍貴資料,藉以作為改善「生態聲響」(Sound Ecology)之參考外,適度地剪接轉化與創作成為一首供人們欣賞之音樂作品,可謂是一兼兩顧,既環保又藝術。此樂種仍持續不斷在發展中,特別是在加拿大。


60年之後的GRM

    以巴黎為中心的具象音樂工作團隊也有了一些調整與變化,薛菲的伙伴亨利另創工作室於巴黎繼續從事創作,而薛菲稍後於1958年創立了音樂工作團隊(Group Music Research ,GRM),以後大部分具象音樂的發展大約在GRM成員的創作上。 而具象音樂之風格在1960年之後,逐漸起了一些變化,電子音樂的技術,逐漸被具象音樂接受與使用,此改變明顯地是受了科隆及米蘭工作室的影響,雖然薛菲的具象音樂作曲理論強調聲源從它的前後關係中抽離,把具象聲音透過操作變化而抽象化,但後來之具象音樂常探索尋求聲音之非音樂意涵之表達。
  • 薛菲:1960年GRM變成法國國家視聽機構(INA)的一個部門,薛菲則擔任了總監一職直到1975年為止,在這一段時間裡,薛菲則把時間花在研究、教學與理論文獻之撰寫上,1966年他完成Treatise of Musical Object重要之具象音樂文獻,薛菲在創作上沒有多大進展,只重新修訂Symphing for One Men Alone(1966)及Etude of object(1967)
  • 星那吉斯:在 1957年到1962年,創作了不少具象音樂,稍後60年代他則逐漸轉向以電腦輔助創作音樂
  • 發拉里:創作的聲音日誌音景作品(Soundscape Composition)
  • 貝耶: 發拉里的接班人,雖致力於具象音樂之原則,但逐漸加入電子元素於作品中,創作具象音樂或混和聲音素材之錄音帶音樂,像作品L’oiseau Chanteur(1964),或創作錄音帶加上現場樂器之音樂

圖三 貝耶於GRM

    雖然在大約1948年到1980年之間大約有九百首具象音樂作品完成於巴黎工作室,但六O年代晚期到七O年代之間"古典"具象音樂似乎沉睡了一陣子,似乎也在等待另一個新時代 - 數位科技時代 - 的來臨。


數位化時代來臨--具象電腦音樂

有了電子電腦的輔助,作曲家就如同飛行員一般,航行於聲音的空間裡自由地穿越於聲音的星座和銀河之間,而這些在過去的時代裡,只能在遙遠的夢中驚鴻一瞥--星那吉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新的器具磁帶機(Tape Recorder)的出現,逐漸取代了原先大部分被使用的工具如電唱機(phonograph),形成一新的創作手法與思維方式,到八O年代數位錄音科技也逐漸取代原先之舊有形式,所有先前古典具象音樂的磁帶技術都可以轉移到數位的環境之下,透過一種所謂類比到數位之轉換與此步驟之倒轉方式(ADC-ADC)來操作(感謝發明此轉換器的 Mathews 博士)。

    再者,電腦硬碟錄音、聲音數位化儲存、聲音之電腦變形、分析與再合成(Analysis-Resynthesis)之種種優點以及個人電腦之可攜性與低價格,讓許多音樂家對沉睡以久的具象音樂重新燃起了創作的興趣,紛紛投入了創作行列,使得數位化具象音樂或「具象電腦音樂」(Concrete Computer Music)快速的發展,到了90年代它已儼然成了電腦音樂的主流樂種之一。 此樂種著名的代表作曲家有Francis Dhomont(加拿大)、Jonty Harrison(英)、Hans Tutschku(德)、Paul Koonce(美)等。


語不驚人


    作為具象音樂的開山始祖,薛菲在晚年道出了他在具象音樂創作上的心路歷程,令所有他的跟隨者感到莫可奈何與不知如何以對,他的話大概意思如下:

-----我花費了將近四十年嘗試在傳統的DoReMi音樂之外尋找我心目中的新音樂,但這些年下來,我發現它的背後並不存在任何新的創作方式-------

儘管如此,「具象電腦音樂」仍然快速地蓬勃發展當中。 (薛菲於1995年因病去世於巴黎。)

 
參考資料

Roads, Curtis. The Computer Music Tutorial, The MIT Press, 1996.

Pellman, Samuel.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reation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4.

Cope, David. New Direction in Music. 6tth ed. Dubuque,IA:Brown,1994

Schrader, Barry. Introduction to Electro-Acoustic Music, NJ: Prentice-Hall, 1982.

Dodge,Charles. and Thomas Jerse. Computer Music Synthesis,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Schimer Books,1985

Xenakis,Iannis. Formalized Music,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1.

Manning,Peter.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Music , Clarendon Press.Oxford,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