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6

[音樂分析] 電腦音樂、電子音樂分析與記譜

電腦音樂、電子音樂分析與記譜


一、器樂/人聲音樂之記譜
譜例1 葛麗果聖歌之紐姆譜呈現(第八至十四世紀)

譜例2 葛麗果聖歌之五線譜呈現(第十七世紀至現代)

    到了二十世紀,作曲家們還自創樂譜,或改以文字、圖形作為記譜的媒介,在二十世紀後半期發展出諸多之各式記譜法,它們包含了空間記譜、圓形譜、圖形記譜、混合式記譜法等。


(一)空間記譜法
    譜例 3嘗試把譜例1與2之葛麗果聖歌改以空間記譜法呈現。

譜例 3 葛麗果聖歌之空間記譜法呈現(二十世紀後期)
    譜例4與譜例5為研究者作品《月下獨酌》之曲調,以傳統五線譜與空間記譜法兩種不同方式呈現:
譜例4 《月下獨酌》之五線譜呈現

譜例5 《月下獨酌》以比例或空間記譜呈現

    譜例6為德烈斯基(K.Penderecki)作品《廣島受難曲》(Threnody for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1960)之比例或空間記譜:
譜例 6 《廣島受難曲》之記譜

(二) 圓形樂譜
    下面譜例7為克林姆鋼琴獨奏作品《螺旋狀銀河》(Spiral Galaxy, 1973)之圓形記譜(Kostka, 2000, p. 553):
譜例7 克拉姆之《螺旋狀銀河》記譜

    此二十世紀後半期發展出來的記譜法與譜例8第十四世紀Belle, Bonne, Sage的記譜方式,某種程度來說倒是有些類似,克拉姆的記譜法似乎在現代與古代記譜方式之間建立一種連結關係與一種傳承。
譜例 8  十四世紀 Baude CordierBelle, Bonne, Sage記譜


(三)圖形記譜
    下面譜例9為李給替類似磁帶音樂之記譜法《容積》(Volumina, 1962)。


譜例9 《容積》之記譜


(四)混合式記譜法
    下面譜例10為拉馬替(Roman Haubenstock-Ramati)作品《為莎士比亞的活動裝置》(Mobile for Shakespeare, 1968)之記譜(Stone, 1980),此作品採用一種混合式之記譜法,樂譜當中不僅使用了傳統式五線譜記譜,也使用一些只有符頭而無節奏或只有節奏而無音高的音符,同時結合各式曲線與直線來紀錄作品。

譜例10 《為莎士比亞的活動裝置》之記譜(引自Stone, 1980, p. 102)

二、電子原音音樂之記譜 

譜例11 電子音樂《研究第二號》之記譜
    薛菲認為傳統之記譜法在創作具象音樂時完全用不上,因此薛菲為記錄作品,使用了一種不同於傳統五線譜的記譜法。

    譜例12為《鐵道研究》之記譜,他使用了一種近似結構性的素描圖作為記錄作品之方式:記譜顯示了音樂結構與創作手法在創作上的連結方式;記譜之陳列方式是把聲音事件作系列安排,同時採用十二音技巧之逆行及近似魏本手法中對稱之建構。

譜例12 薛菲《鐵道研究》之記譜 (引自Schrader,1982, p.12)
    史托克豪森《研究第二號》之圖形記譜與薛菲《鐵道研究》之結構性素描圖,都是作曲家藉以紀錄音樂創作意圖的結果,這些圖譜對電子原音音樂的分析來說,皆為格外珍貴的稀少資源。


三、電子原音音樂分析文獻
    面對大部分的電子原音音樂沒有記譜之情況,而且,這些「無樂譜」音樂大部分都儲藏在於磁帶或光碟之上,因此,要對它進行分析,首先要有一些方法或方式將它呈現出來。一些研究者嘗試以手繪圖形的方式,對沒有記譜的電子原音音樂例如磁帶音樂或電子音樂進行分析。理論家柯珀(David Cope)在《音樂之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Music, 1989)一書中提及,利用可見的圖形,使紙上的分析成為可能,如圖1所示。瓦列茲《電子詩篇》中有超過七種不同的聲音來源,因此,柯珀在書中利用手繪圖形的方式,以「○」代表鑼、「△」代表主題再現、「」代表持續的音等圖形(diagrams)對《電子詩篇》進行紙上之分析,並於分析中偶而以「low voice」、「solo」等文字輔助了解該作品的內涵。

1 瓦列茲《電子詩篇》分析圖(引自Cope, 1989, p. 244)
    韋辛格(Rainer Wehinger)的《詮釋》「聽覺樂譜」(Aural Score),如圖2,是自從柯珀《電子詩篇》的手繪圖像分析之後,少數把電子音樂的研究與聆賞製作成樂譜的,韋辛格本人並非此曲之創作者,但他覺得《詮釋》如此複雜的精緻的電子音樂更需要為它製作樂譜,以提供對此作品聆賞上研究之用。韋辛格的聽覺樂譜採用圖形記譜法,橫軸部分為樂曲時間流程,縱部分為樂曲之音高變化範圍,並以非常豐富又多元之圖形符號代表不同的聲音姿態起伏、織體變化、音量或力度變化等。

2 《詮釋》「聽覺樂譜」(引自Wehinger, 1970, p. 51)
    隨著電腦科技之進步與發展,透過電腦複雜的計算,將音樂中的素材視覺化呈現,作為分析的方式與途徑,逐漸變得可行,並成為手繪圖形分析之外的另一種替代的分析方式。從最近眾多學者對於電子原音音樂突破傳統的研究,特別是柯更(Robert Cogan)透過一系列之科學圖像(sonogram/sound spectragram),如圖3,來檢視與分析傳統音樂與電子原音音樂作品的研究,為後來之研究者對音樂之科學分析提供一重要之典範基礎。

3 柯更科學圖像分析(引自Cogan, 1984, p. 66)
    哈昌寇(Joseph Harchanko)之郭貝爾(G. Gobeil)的《Le Vertige Inconnu》,如圖4所示,也是以聲圖作為分析本作品的主要工具。先從全曲結構聲圖了解樂曲的段落,再從每一樂段所呈現的聲圖了解音樂姿態(gesture)變化及創作者可能使用的手法與技術。

圖4 郭貝爾《Le Vertige Inconnu》之全曲結構聲圖
(引自網站www.cec.concordia.ca/econtact/Analyses)

    西摩尼(Mary Simoni)所編撰的《電子原音音樂的分析方法》(Analytical Methods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2006)包含許多研究者對特定作品之研究與分析,由於所分析作品的差異性,此書包含不同之分析形式,但聲圖還是多數作者的主要分析方式。此書所分析的作品包含:Paul Lansky's "As If"Alvin Lucier’s "I am sitting in a room"Jonathan’s Harvey’s "Mortuos Plango, Vivos Voco"Philippe Manoury’s "Jupiter"Barry Truax’s "Riverrun"Philippe Manoury’s Opera "K..."。圖5為圖亞克斯(Truax)作品《奔流》(Riverrun)之全曲結構之聲圖分析。

5 圖亞克斯《奔流》之全曲結構之聲圖分析(引自Simoni, 2006, p. 195)
    力卡塔(Thomas Licata)所編撰的《電子原音音樂分析透視》(Electroacoustic Music: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2002)包含了從電子原音音樂發展歷史1950年至19805年之間重要作品的細部分析。此書以聲圖分析方式對該書所有之的電子原音作品進行分析,圖6為星納吉斯作品《Diamorphoses》之全曲結構聲圖分析。此書與《電子原音音樂的分析方法》是許多學者之分析與研究資料之合集本,也是目前所出版之少數電子原音音樂分析相關書籍之一。

6 星納吉斯《Diamorphoses》之全曲結構聲圖(引自Licata, 2002, p. 46)
    柯珀對《電子詩篇》的圖像分析方式,對作品形式結構上的指示相當明確,以不同圖形呈現不同聲音事件的發生點之方式也略具效果,但對此曲在音色變化、聲音姿態起伏、作品織體變化、音量或力度變化等作品重要面向,均未能詳細呈現。

    韋辛格的《詮釋》聽覺樂譜雖然比柯珀的圖像精細與完備,但就如韋辛格本人在繪製此樂譜時的意圖,它是以提供聆賞者對此作品之欣賞與增進理解之用為主要考量,並非是作為深入分析之用。而哈昌寇、西摩尼與力卡塔書中許多作品的聲圖分析方式,使我們能立即直接的發現作品的組織或聲響细部,這種分析透過圖像揭示與闡明聲響之紋理意義,有助於人們對於這些長久以來不易被了解之作品聲響的神秘面紗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