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tering the Developments of Computer Music in
臺灣音樂的創作發展是個很大的標題,我要分享的是最近幾年略有涉略的電腦音樂在臺灣的發展,我一開始是從國外的發展來做比對,接著國內的發展甚至鄰近國家的發展,然後是期待與建議,最後則是結語。
我們看國外的發展,2008年是電子、電腦音樂發展的一個甲子。1948年,歷史上有個具象音樂大師Pierre Schaeffer,他創立了「具象音樂」,是最早期利用電子儀器唱盤創作音樂。從1948年到現在2008年,國外的發展可說是非常豐富、多元,在這期間還有1950年德國的Stockhausen,他創作了一系列的電子音樂,1957年,美國Max Mathews被稱為電腦音樂之父,最近兩年又被稱為grandpa of computer music,就是電腦音樂的祖父,這是美國1950年代的音樂發展。到了六○年代,電子合成器是電腦、電子音樂很重要的發展,很多電子音樂發展和這個有很大的相關,像Moog and Bochla合成器,很多美國創作家用此創作音樂,美國Subotnick、Wendy Carlos,創作一系列類似電子音樂又不像電子音樂,他有個作品在國內可以買得到,叫「電擊巴哈」,CD的封面是巴哈戴著假髮,後面綁個插頭,這作品就是利用電子合成器重新給傳統作品新的音色,以新的生命呈現。
MIDI在1980年誕生,特別的是創作者可以做LIVE演出,就像用MIDI的合成器或MIDI設備演出,可說是非常廣泛。1990年到現在,電腦越來越發達,可以做即時的處理,real-time我們稱為「即時」,互動音樂是「Interactive Music」,可以和電腦作對話、互動,電腦有AI(人工智慧),通常這些設備是人工建立的data base資料庫或ruler base規則庫。電腦越發達,創作便更方便,像美國Oregon大學的Jeffery教授綁一個雞冠頭就開始做live演出。上禮拜我在北京看到Jeffery,他利用電動玩具的WⅡ和電腦做互動的演出,還結合多媒體,非常精采!創作展演發展變化非常大!國外的發展從1948到明年2008年將近一甲子的發展非常多元豐富,值得臺灣的發展作為借鏡。
接下來看國內的發展,1960年代,林二先生是臺大電機系畢業,但他非常熱愛音樂,就像很多輔系的學生,不見得是音樂主修,但是修了輔系後就非常熱愛音樂。臺大沒有音樂系,所以林二先生戲稱自己念了臺大音樂系七年,非常喜愛音樂。林二先生曾經留學到美國依利諾大學,1950年代是電腦剛開始的時代,一個Mainframe(一個大架構、大電腦),像這房間一樣大的電腦,大家一起來創作。我在美國唸書時,我的老師說在六、七○年代時,他們創作電腦音樂是讓電腦跑一個程式去產生聲音,到了工作室以後將程式都寫好,電腦開始run,隔天再回來看電腦執行完程式了沒有,有沒有產生出滿意的聲音,如果不滿意就在電腦上做修改。因為電腦很慢又笨重,所以這時的創作是很辛苦的!不像我們現在有notebook,隨身攜帶就可以創作,且電腦速度變很快,但是現在的創作有比以前好嗎?這就要打個大問號了!
林二先生在早期臺灣電子音樂發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在2002、2003年在臺灣策展林二的音樂會《林二與巴哈的對話》,林二先生也播放他早期的作品,根據林二先生收藏的資料庫檔案,裡面有非常多簡報是曾經在國外發展電子音樂的紀錄,在國外獲得很高的榮譽、成就,但是回到國內以後,那時科技並沒有很大的發展,在電腦音樂創作並沒有產生立即而明顯的影響,有點可惜,但是林二先生變成了一位象徵性的人物,很多臺大的資深教授提到林二先生時,都說他是臺灣第一個搞電腦音樂的人。林二先生曾經告訴我他哥哥叫林一,他叫林二,與電腦「0、1」或二進位「2」等數碼不磨而合,林二先生雖然不是學音樂而是學電機的,他曾開玩笑地告訴我說,他唸了七年的臺大音樂系(臺大無此系所),但他對音樂之熱愛,並將音樂和電腦科技結合在一起進行創作,在國外獲得很高成就,值得我們後輩敬佩與學習。
接下來在七○年代溫隆信老師、馬孑民老師陸續創作很多電腦音樂,他們也到國外做創作。八○年代有吳丁連老師、吳疊老師、高惠宗老師和曾興魁老師等也陸續創作一些電腦音樂,這些創作者現在也都陸續在創作。九○年代有從北伊拉克大學畢業的姚大均老師,他雖然不是主修音樂,但他對於數位音樂的概念,用很不同的美學觀念來處理聲音。還有像林梅芳、陳青青等女性作曲家,目前在國外的州立大學任教,這些都是非常傑出的電腦音樂作曲家,她們也得過大獎,還有石佩玉,這些女性都非常傑出優秀,這是屬於新生代的。
第五點講到國外創作者在臺灣,國外的電腦音樂創作者他們在臺灣也非常有貢獻!例如交大的Phil Winsor,他從1988、1989年到現在,在臺灣做短期客座,到了兩、三年前他變成了全時的教授,他對於臺灣電腦音樂的發展有很多、很大的教育功能啟發,之前在交大,吳疊老師和Phil Winsor兩位常一起辦一些電腦音樂的國際展演,或一些創作的研討會,這對臺灣的發展非常有幫助。還有另一位是Nelson,他是從國外來的,也是在交大,常做MIDI的展演,我還記得他作展演時接MIDI Horn,就是MIDI的控制器,當他一吹,電腦就會產生很多的聲部,從各個不同的喇叭傳出來,那時我剛從東吳畢業沒多久,看到這個作品眼睛一亮!用這種新的科技方式來傳達、展現模式,真是讓我眼界大開,影響很大。還有Eleine Barkin教授對於音樂創作做講座和作品發表,之所以提到這位老師是因為他讓我非常震撼,那時我對噪音還是有很大的成見,因為我唸書的時代沒有電子音樂、電腦,也沒有什麼具象音樂的創作, Eleine Barkin來交大演講時,根據教授的講法是他是個非常偉大的作曲家,我期待非常高。有一次他在演講時播放他的作品,在我心裡造成非常大的震撼,是一種具象音樂作品,作品內有很多噪音,像騎腳踏車的聲音、人在校園交談的聲音、女生穿高跟鞋走在校園水泥地上喀喀的聲音,我那時完全沒有創作過這種作品,完全沒有概念,我想:這是音樂嗎? 十年、二十年後我都一直在創作這種作品。我的point是:這種culture shocking、music shocking的確會對一些人起作用,可能不是立即、明顯的,也只會放在他腦裡的一個角落,但是最後就發酵了,我想除了我,很多年輕的學子都是這樣。後來從瑞典也請了F. Wilan來做演講,還有女子技術學院也請了史丹佛大學的Chris Chafe演講,對很多年輕的作曲家都有很大的影響!南藝大吳疊主任也曾經聘請了維也納的A. Weixler做一個學期的講座,這是國外創作者在臺灣的部份。
第三部份是「研究室在臺灣」。八○年代有相關的學術活動,輔大高惠宗老師成立了電子音樂室,交大也在吳丁連老師的支持下成立了電腦音樂工作站,1990年臺大在鄭士康老師的帶領下成立了研究團隊,各大學也紛紛成立了電腦音樂室,變成非常熱門,東吳也成立了,北藝大、東海、中山都相繼成立了,也包括最近剛成立的真理大學利用電腦來做編曲創作。至於研討會,從1999年到現在,電腦音樂學會創立了,也發行會刊,陸續辦國際研討會。2000年到現在,也有些著名的像「科技與電腦的對話」、「臺灣國際電子藝術論壇」、「國際聲納藝術節」等國際性的活動,邀請國外的人來,對臺灣教育有所幫助。2005年到現在,臺大、師大、交大辦一些WOCMAT的活動,也請國外的專家來做講座和展演。2002年到現在,舉辦全國數位音樂創作比賽,是用數位化的媒體或軟體來創作。2007年舉辦臺北數位音樂創作大賽,對於許多年輕的學子都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接下來是對於臺灣電腦創作發展的期待與建議。第一是每年定期舉辦國際性的電腦音樂節,也希望政府的經費能夠一直補助;第二是落實科技與音樂藝術在教育中,特別是校園內的電腦音樂創作,每個音樂系都能應用師資落實科技跟音樂的結合,特別是創作;第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性電腦音樂節或其他科技音樂活動,就我所知,北教大有些學生今年跟著我到北京去參加他們的國際電子音樂節,有些作品也錄取、得獎、入選等等,觀摩很多;第四是經常透過國人創作電腦音樂,過去我只有偶爾做,所以這一點要再加強;第五是成立國家級的音樂科技研究中心,目前放眼望去,好像只有北藝大的科藝所成立的電腦音樂中心、交大的CAVE其實是一個視聽研究中心,希望有更多、更高級、甚至是國家級的研究機構產生,像法國的IRCAM。
科技與藝術人文並進的新紀元,在知識經濟潮流下,不可以「不知不覺」,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事,不能「後知後覺」更不能「錯知錯覺」!媒合科技音樂發展,擴展臺灣作曲家新音樂創作手法,豐富臺灣音樂藝術的多元性,讓臺灣有多元性的電腦音樂創作,趕上世界的趨勢與潮流,開創臺灣一個科技與藝術人文並重的新紀元,這是我最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