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7

[音樂分析] 聲音科技的音樂功能與美學角色初探(下)

四、豐富多變的聲音形色與無止盡滑音之創造;音色之萬花筒與弔詭之聲響幻覺 ─ 黎瑟:《變化》(Mutation,1969)

    1960年代,黎瑟(J-C Risset,1938-)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與馬舒斯(M. Mathews) 一起從事電腦音樂的研究,黎瑟對於電腦在聲音設計和變化上的潛力感到莫大的興趣,他認為電腦對聲音設計和變形的潛能是無窮的,同時電腦可以依照創作者人對聲音所關注的美學來設計聲音,同時他對於心理音響學12(Phychoacoustics)也有深入的研究,這一些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反應在他於電腦音樂的創作之上,例如《變化》(Mutation,1969)一曲。



    《變化》(圖十三、十四) 全長約十分鐘,此曲的創作黎瑟使用了貝爾實驗室的「MUSIC V」電腦程式來設計與變化聲音,為產生複雜多樣的音色變化,他以電腦程式合成各種泛音以及泛音之間的力度變化,以創造他所理想中的一種〝有生命的〞、 接近自然界聲響的音色。
 
圖十三、十四:《變化》之波形圖(上方)與聲圖
    《變化》是一首充滿聲音色彩與姿態的作品,兩個最具特色地方值得在此作一探討: 樂曲開頭處豐富的色彩與姿態,以及本曲後半聽覺幻覺效果之應用。 變化》樂曲開頭五個連續打擊短音(0:00-0:02),透過聲音科技之應用經作曲家巧妙地變化處理之後,稍後以不同姿態與音色出現(如圖、十五)13 ,例如在0:01-0:04處,此以拉長的垂直和弦同時出現,在0:04之處,此五音也是同時出現,但這一次被以不同之音色(一種類似打擊效果的鐘聲聲音)呈現。 在五音第二次出現時,黎瑟使用了加法合成(additive synthesis)技術及時值延展手法,五音以垂直和弦方式出現,在第三次出現時,黎瑟使用一個短促激發(attack time)的封波(envelope)設計及加法合成以產生一種類似鐘聲的聲音。

圖、十五: 0:00-0:09處三種不同姿態與音色
---------------------------------------------------
[12] 音響學(Phychoacoustics)是一門人類對聲音(音樂)感知的研究,它也是作曲家在創作上與聽眾溝通的重要依據。
[13] C.Dodge & T. A. Jerse Computer Music: synthese,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Schimer books,1985,pp.97-98.


    相同的五個音在《變化》樂曲開頭就被以三種方式處理作變化,黎瑟巧妙地把曲調(第一次出現)、和聲(第二次出現),以及音色(第三次出現)連結在一起。 換言之,不同音高形成和弦,而不同和弦形成不同音色,音色與音高有著密切的關係,聲音的色彩與姿態的豐富性似乎已透過此樂曲開頭被彰顯。

    本曲在後半段到結束之處,黎瑟使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無止盡滑音(Endless glissando)的弔詭聲響(paradoxical sound)。 它聽起來像一個似乎接連不斷朝某一方向移動的聲音,而事實上這些聲音從未離開過它們原來的音域範圍。 黎瑟延伸心理學家施帕( Roger Shepard)的理論以電腦程式設計類似的聲音效果14,此效果出現多次於本曲後半一直到結束之處。

    此種音域上的曖昧模糊效果來自人類聽覺的幻覺作用,如果我們透過一個較科學的方法例如聲圖(sonogram)來檢視(如圖十六),我們可以清楚發現這些似乎不斷向上或向下之連續滑奏,事實上從未離開過它們所開始的音域範圍。

圖十六:6:33-7:39處無止盡滑音「弔詭聲響」
---------------------------------------------------
[14] C.Dodge & T. A. Jerse , Computer Music, pp.95-97


    這種聽覺上的幻覺效果使用創造了樂曲進行的方向性特別是向上滑奏效果的使用,更促使樂曲逐漸累積能量最後到達高潮而結束。 透過電腦聲音科技的獨特處理方式,黎瑟創造了此樂曲中音高和音色的密切連結,使樂曲由不同的音高中衍生出形色變化豐富之萬花筒,但又不失統一性。 而樂曲透過電腦聲音科技之巧妙設計與心理音響學原理應用成功地營造了聽覺上最弔詭的聲響幻覺效果,透過這種幻覺效果之應用使得樂曲既使結束後也似乎餘音繞樑。


五、真實音色之電腦合成與聲音路徑之程式控制;自然美聲與聲響自然移動美學 ─ 周寧:《自然》(Turenas,1972)

    美國作曲家周寧(1934-),是最早直接以電腦合成聲音進行創作的作曲家之一,特別是他在於頻變合成法上的研究,影響後來電腦音樂的發展甚鉅。

    周寧的電腦音樂作品《自然》「Turenas」全長約十分鐘(如圖十七、十八、),完成於1972年,作品的標題「Turenas」是英文字「Natures」(自然)字母在順序上的作變換而來的,它意味這首樂曲將以聲音的自然呈現為主要的關注點;它強調了聲音在空間中的自然移動以及電子聲音以自然優美的面相呈現15 在此關注點之下,周寧以電腦程式控制聲音之空間移動路徑,揚聲器之間的距離和移動速度,他並以「頻變合成」模擬真實樂器的聲音,使電子聲音接近一般樂器的自然音色。

---------------------------------------------------
[15] C.Dodge & T. A. Jerse , Computer Music, p.256

 
 
圖十七、十八:《自然》之波形圖(上方)與聲圖
    為強調聲音在空間中的自然移動,周寧除了使用人類對於短小有力聲響最容易被感知座落位置的心理音響學原理之外,在0:001:222:21(如圖二十):478:47等多處他則應用聲音相位(panning)技術,使聲音在揚聲器之間自然地移動,甚至在0:45-0:530:58-1:041:07-1:102:18:32-9:45 等多個地方電子聲音在揚聲器之間以不同的速度移動,產生一種自然界之聲音移動上的「都普勒效應」(Doppler effect) (同如圖十九)

圖十九: 2:18-2:23方形圈選處為都普勒聲音移動箭頭處為相位變換
    為強調電子聲音以接近一般樂器之自然音色呈現,周寧了使用頻變合成技術模擬真實樂器的聲音,在2:22-3:25處電子聲音以類似弦樂的音色出現、3:27-4:01處電子聲音以類似長笛的音色出現、4:26-5:05處電子聲音以類似單簧管的音色出現、7:40-9:06 處電子聲音以類似銅管的音色出現。 這些聲音同時也加上了不同的殘響(reverberation)效果,更使這些聲音有如真實樂器一般常會由不同的空間發出一般。

電腦聲音科技之的頻變合成、相位、「都普勒效果」、與殘響等之應用,不僅幫助周寧營造了聽覺上電子聲音在空間中的自然移動效果,同時也使得電子聲音以較接近真實樂器音色的面貌呈現,科技的輔助促使作曲家能夠確切地體現此一作品中電腦合成音「自然美聲」呈現的音樂需求及一種奠基於「心理音響學」的聲音移動美學。


六、織體變化創造與人聲分析及在合成;超現實效果的「電腦人聲合唱音樂」─ 道奇:《話歌》之四《在前方的日子》( The Days are Ahead,1973)  

    美國作曲家道奇(1942-)是少數直接以電腦分析與合成技術,在預錄人聲上進行創作的作曲家。 他使用貝爾實驗室所研發的電腦分析與合成技術創作許多的電腦上之人聲音樂,《話歌》(Speech Song,1973)就是其中一首,此段所要探討的是《話歌》四首連篇的第四首《在前方的日子》(如圖二十、二十一)。

 
圖二十、二十一: 話歌之四《在前方的日子》波形圖(上方)與聲圖
    在前方的日子》全長約二分鐘,創作素材是作曲者道奇在一首詩“The Days are Ahead,1926346 to 1926345,Later the nights will catch up”(美國詩人史特蘭(M. Strand 作品)的朗誦錄音。 作曲者在此作品中使用磁帶與電腦分析合成技術,尤其是線性可預期編碼技術16

    《在前方的日子》全曲從單一聲部到六個聲部不同密度的織體變化,特別是”The Days Are Ahead” 在0:36-0:40之處的合唱效果,作曲家是透過與1950年代具象音樂相同的磁帶技術,在磁帶上進行組合與拼接(splicing)而成17

    「線性可預期編碼」技術的應用,創作者可以將人聲分析的參數資料獨立存放,然後創作者可以依據樂曲所需將資料個別取出進行合成與變形,換言之, 音樂家便可在儘量不改變聲音特質之條件下,依據他所想要樂念想法或樂曲所需來改變或控制這些經過分析的聲音資料,再透過合成技術得到他所想要的聲音進行創作。在0:12-0:26之處”The Days Are Ahead”以不同速度出現但仍保持相同音高、音色,在0:41-0:49之處,詩句”1926346”被配以向下之音高曲線(pitch contour),產生一種在現實世界似乎不存在的介於說話與聲樂唱腔之間的「旋律曲線」(圖二十二)。

---------------------------------------------------
[16]M.Mathews and J.Pier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Computer Music, Combridge:MIT Press,1991,pp.399-400.

[17]乃由於1970年代電腦在聲音剪輯技術上仍是不方便之限制。
 
圖二十二: 0:41-0:49”1926346”向下音高曲線
    透過磁帶技術之應用,作曲家道奇在《在前方的日子》作品中達成不同織體變化的創造以及一種合唱效果,透過電腦聲音技術應用,創造了此一具有超現實效果的電腦人聲音樂。 此曲與蘭斯基(P.Lansky)的《閒散喋語》(Idle Chatter,1985)也許可以並稱為電腦人聲音樂作品中之代表作。


七、稍近之作品例子(80、90 年代)
(一)、封波之拉長與延展;超越現實世界之一記鈸聲 
 羅列:《黑為夜色》(Black it stood as night,1985)


    法國/加拿大作曲家羅列(D. Lorrain,1948-)使用相位音聲編碼(phase vocoding)技術把一記敲鈸聲音的封波(evelope)的持續(sustain)部份拉長,但不會改變聲音音高(圖二十三)。 作曲者利用此技術使鈸聲在不改變音高的狀態將聲音封波持續部份拉長至將近兩分鐘之長度,遠遠超越了真實世界一記敲鈸聲音之物理現象,創造一種超現實的表達手法。
圖二十三:封波拉長之一記敲鈸聲

(二)、原始及形變聲音並置重疊;一個在虛實之間擺蕩的音景

圖亞克斯:《和平號角》(Pacific Fanfare,1996)

    微粒合成技術(granular synthesis)一直是加拿大作曲家圖亞克斯(B.Truax,1947-)一個非常重要的作曲工具,他一大部分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使用此技術。 本曲以各種在加拿大溫哥華海港之聲標錄音為素材,作曲者以自己研發之數位信號處理系統「PODX」將號角喇叭聲作及時微粒合成之延長(圖二十四)。 本曲中把原始聲音信號與數位變形後的聲音並置重疊處理,全曲擺盪於一種或虛或實的「音景」(Soundscape)18之間。

---------------------------------------------------

[18] Soundscape 為「聲音」加上「景觀」的合成字,可簡稱為「音景」。


圖二十四: 粒狀合成之延長號角喇叭聲


肆、結論

    1.早期之聲音科技如磁帶、類比電子音合成、早期數位合成等技術,有其音樂應用之固有限制與創作上美學的問題,但特定之科技一旦被接受與使用,作曲家卻能限在它既有之限制下以他們的巧思與創意,將之使用得多采多姿,也成就了許多不朽作品,這些作品在聲音形色變化的應用上、聲音精微層次結構的創造上、超現實手法及戲劇張力建構上之傑出表現,在過去似乎只能在「遙遠的夢中驚鴻一瞥。」19

    2.至今各種更為精緻複雜的聲音技術仍不斷地在發展當中,作曲家也仍持續不斷地在搜尋最適合他們所需要的技術與表達模式,目前為止,電腦及時處理(real-time processing)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功能尚無法完全能夠真正地模擬人與人之間互動上的細膩性20,但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這些領域仍將是聲音科技發展上最重要之驅勢與潮流,在未來聲音科技在創作上所扮演之角色自然是不可言喻的重要,在人們勇於嘗試新世代科技,作為一種新音樂表達方式的展現下,一種2 1世紀獨特的新音樂形式與一種可能只存在於人類與機器之間互動關係下的新樂種Cybernetic Music即將被創造。

    3.近年來國內在聲音科技上的研究有愈來愈豐富之趨勢,如台灣大學「JCMG」電腦音樂研究團隊就已發表了不少音訊科技相關文章,然而就藝術層面針對電子與電腦音樂作品中聲音科技的角色與功能扮演之研究則少之又少。 很明顯地這是一個極待開拓與研究之領域(特別是1975年之後至今之發展),需要更多研究人員之投入。 期待本文除了能作為對此領域有興趣人士之參考之外,並希望透過此一研究增進與提升人們對電子與電腦音樂的認知、欣賞與創作上的樂趣,更期待此研究能對臺灣未來在音訊科技發展與音樂創作美學的整合上有拋磚引玉之效。

--------------------------------------------------- [19] 星納吉斯(I. Xenakis)認為有了電子電腦的輔助,作曲家就如同飛行員一般,航行於聲音的空間裡自由地穿越於聲音的星座和銀河之間,而這些在過去的時代裡,只能在遙遠的夢中驚鴻一瞥(1971)[20] 曾毓忠,電子/電腦互動音樂初探,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會刊,復刊號,2003,p.12.


參 考 文 獻

中文期刊

吳曡,音樂的另類思考-運用電腦滿足音樂創作,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會刊,復刊號,2002,pp.13-21。

曾毓忠,從具象音樂到具象電腦音樂,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會刊,季刊1號,2004。


外文書籍

D.Cope, New Directions in Music, 5th ed., Dubuque,IA: Brown Publisher,1989.

C.Dodge and J. Thomas,Computer Music: synthese,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Schimer Books,1985.

S.Emmerson,The Language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New York:Hardword Academic Publisher,1986.

E. R. Miranda, Computer Sound Design ,Bodmin:MPB Books Ltd.,2002.

P.Manning,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Music,Clarendon Press,1989.

M.Mathews and J. Pier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Computer Music,Combridge:MIT Press,1991.

S.Pellman,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reation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4.

O. Power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osers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rst Decades of Electronic Music,1997.

C.Roads,The Computer Music Tutorial, The MIT Press, 1996.

B.Schrader,Introduction to Electro-Acoustic Music,NJ:Prentice-Hall, 1982.

T. Winkler, Composing interactive music : techniques and ideas using Max, MA:MIT Press,1998.

I. Xenakis, Formalized Music, Revised edition,NY:Pendragon Press,1992.